About Hefei Metalforming
關于合鍛
人民政協報 | 支持聚變產業發展 推動未來支柱產業建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發布時間:
2025-10-31
在“十五五”規劃的戰略布局中,核聚變能被正式列為未來產業重點方向,這不只是科技突破,更是一場關乎國家能源安全與未來產業競爭的前奏。聚變給人類帶來的工業革命成果將比過去三次工業革命的總和還要大。
聚變能源作為人類的“終極能源”,將徹底解決碳排放和能源危機的問題。地球的能源問題將被永久解決。商用聚變能涉及的產業鏈條極其廣泛,包含新型材料、裝備制造、智能運維等一系列尖端技術發展及相關產業升級,聚變能技術的成功開發將推動人類工業文明巨大進步,形成超級萬億未來產業。當前,聚變能源已成為技術大國競爭的戰略焦點,世界主要經濟體均已開始加快推進聚變能源開發部署。到2024年底全球已成立58家商用核聚變能公司,其中美國就有30余家,累計投資達200億美元。英、法、德、日、韓等國也在全力緊跟,今年7月,美國更是針對中國聚變產業化領先發展勢頭特別追加30億美元政府投入。
我國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發展,并在2023年12月明確將其作為未來能源的重要方向。讓聚變的第一盞燈點亮在中國,聚變造福人類的未來科技產業是中國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光榮。
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可控核聚變能”被正式列為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與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腦機接口、人工智能、6G通信等并列,這不僅意味著科技方向的確定,更代表中國在未來對能源獨立和技術進步的系統性布局。與之同時,中國核聚變能的研發隊伍和制造科學工程化力量正快速成長,尤其是近年來我們在核聚變關鍵技術與系統的開發上,從“十三五”開始布局,在反應堆建設上,從2023年開始建設“BEST”項目,有望在2028年建成、2030年演示發電。
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安全競爭加劇,世界主要國家在核聚變領域布局明顯加速,國際聚變技術發展迅猛。美國、英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出臺規劃、法規,明確了到2035—2040年左右實現并網發電的目標,并已開始制定聚變安全管控法規,以期占據未來聚變商業發展的制高點。近期,美國分別和日本、韓國以及G7達成了聚變發展聯盟的協議;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剛剛成立了聚變部長級會議,擬加速聚變工程化和商業化進程。
加速發展聚變能源是我國的長期國策。我國磁約束聚變發展從2000年開始加速,特別是參加了國際熱核聚變堆計劃(ITER)以后,我國磁約束聚變相關科學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步入國際磁約束聚變的“第一方陣”。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在國家發展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中,都將聚變發展作為重要方向之一。在國家長期支持下,我國已經在聚變科學、技術、工程發展上形成了全球最有競爭力的重大研究設施、平臺和研發隊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完整的聚變發展基地。近年來我國聚變的商業發展、資本投入也在加速,民營企業開始進入,成立了聚變新能、中國聚變能公司兩家國有資本為主的大型企業,多家民營聚變公司也相繼成立,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聚變發展戰略、商業化應用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盡管我國在發展聚變能源產業方面擁有堅實的基礎、優越的條件以及顯著的優勢,如豐富的科研資源、強大的制造能力,以及前瞻性的政策支持等,但客觀而言,仍面臨著一些挑戰與問題。其中包括技術成熟度尚需進一步提升,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如高溫超導材料、先進等離子體約束技術等;資金投入與長期研發周期之間的平衡問題;國際合作的深化與協調,如何在保護自身核心技術的同時,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進聚變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也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同時還存在聚變能開發研究的規模化市場主體定位不清晰,工程化隊伍缺乏,核聚變產業布局單一;聚變產業高端制造基礎薄弱,衍生技術領域龍頭骨干企業缺乏,產業發展推動較為緩慢等情況。此外,公眾認知與接受度的提升,以及聚變能源商業化路徑的探索與明確,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加以重視、研究解決。避免“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5年10月31日 第 9 版)
關鍵詞:
上一頁:
推薦新聞
嚴建文董事長參加總理主持專家、企業家和教科文衛領域代表座談會并做發言
2024-01-24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蒞臨合鍛智能調研
2025-06-03
2025-03-05
2025-03-05
2024-04-01
合鍛智能微信公眾號
文化合鍛微信公眾號
Facebook
合鍛智能視頻號
合鍛智能抖音號
皖公網安備34019102001208